健康就是財富

尖沙咀漢口道28號亞太中心

食物乳化劑與發炎性腸道疾病之謎思

香港中文大學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,數據顯示發炎性腸病發病率在香港及亞洲地區都有上升的趨勢。而香港的發病率過去30年,更大幅增加30倍,即每100萬人,便有26個新症,較亞洲其他地區更嚴重。

 

就着這個問題,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聯同加拿大及其他近30個國家的大學開展了一項名為「GIVES-21」的研究,希望透過統計流行病學數據,找出其致病的環境風險因素等問題。

 

發炎性腸病主要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兩大類,病人的消化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炎、潰瘍甚至收窄或出現瘻管問題。這些腸道問題,主要屬於自體免疫性疾病,即病人的免疫系統攻打自己的消化道組織。克隆氏症可以影響全個消化道的任何部份,由口腔開始直至肛門都有可能發病。而潰瘍性結腸炎通常只限於結腸和直腸部份。病人通常會有大便帶血及黏液、肚痛、肚屙、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,甚至發燒等徵狀。他們亦有機會出現消化道以外的問題,因為其免疫系統亦會襲擊其他身體器官,如眼睛、皮膚、關節、肝臟或腎臟等,繼而引起發炎。病人發病年齡通常較為年輕,其中20歲至40歲之間,60歲至80歲之間亦較為常見。這亦屬於慢性疾病,病人情況有機會較為反覆,一般需要長期用藥物控制病情,較嚴重的可以用生物製劑幫助控制,更甚者可能要考慮手術治療。病人除了身體上不適外,心靈及社交都會受影響。

 

發炎性腸病暫時成因不明,估計與基因、環境因素及情緒問題有關。當中西式化的飲食習慣、衛生環境的改善和食物中的添加劑亦可能是風險因素。

 

西方研究發現,食物中的添加劑尤其是乳化劑,如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(CMC) 及 Polysorbate 80 (P80) ,在動物實驗中可引致腸道發炎。根據2015年《自然》期刊中一間美國大學的研究,在老鼠的飲食中加入乳化劑後,會引起輕度的發炎性腸道病、代謝症候群以及肥胖症及因肥胖而引發的炎症。這些情況會破壞腸道表層細胞的保護膜,亦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群,淘汰有益的生菌,導致腸道發炎反應的惡菌襲擊腸道,繼而出現腸道發炎等症狀。其後亦有多個研究顯示有關情況及問題。最近刊登在《細胞報道》(Cell Reports) 的一項研究,顯示使用乳化劑餵飼的老鼠腸道內微生物群會有變化,尤其是一種叫黏附侵襲性大腸桿菌 (Adhesive Invasive E. Coli) 的病菌會黏附在腸道壁,繼而影響腸道,產生慢性發炎。

 

食物成分中的乳化劑CMC 與P80 會分別標籤為 E466 及 E433,通常會添加至麵包、蛋糕、雪糕、忌廉和牛奶等食物。這是因為食物製作過程中需要油與水混合在一起,而乳化劑是可以令油與水形成穩定的混合物,令食物更加柔軟可口及增加保鮮期。

 

因此,我們應該注意平常的飲食習慣,注意食物營養標籤。香港在2010年已立法規定食物營養標籤上必須列明所有成份,包括食物添加劑。大家應該記得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啊!

 

施蘊知醫生

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