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lth is Wealth

Hong Kong Pacific Centre, 28 Hankow Road, Tsim Sha Tsui, Kowloon

持續肚痾、便便異常都可能係大腸癌前兆?

你知道嗎?香港的友鄰——台灣,是全球大腸癌發生機率最高的地區,據統計,台灣每10萬人有約45人罹患大腸癌。而大腸癌和飲食、生活習慣有密切關聯,如台灣人多紅肉、高脂肪、高蛋白質,再加上忙於工作、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,就更加速了大腸癌的發生機率。這為有相似生活習慣的香港人敲響警鐘,而大腸癌也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。   八大常見症狀要注意! 你是否經常留意自己的排便習慣?自我觀察及定期接受篩查有助早期發現治療,在篩查之前,可先自行判斷是否有以下症狀:1. 排便習慣改變:如持續出現便秘、腹瀉或兩者交替 2. 排便後仍有便意,感覺排便不清 3. 大便由粗條狀變為幼條狀 4. 大便帶有呈鮮紅或深色的血 5. 因腸道出血,導致缺鐵性貧血 6. 腹部不適,如疼痛、絞痛或腹脹 7. 原因不明的疲倦和疲勞 8. 無故體重下降。不少人都以為肚子痛是小病,一旦持續出現以上徵狀,應立即求醫,切勿因爲心存僥倖而延醫。   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 一般而言,早期的大腸癌可以完全沒有症狀,而且以上症狀亦有機會由其他腸道疾病引起,例如腸道感染、痔瘡或腸易激綜合症等,所以不少病人會低估其嚴重性,不少確診大腸癌的患者已經為晚期。因此,即使沒有症狀人士,都應該定期篩查,早期發現並妥善治療,存活率高達9成。  大腸鏡檢查為現時檢查下消化道的最佳方法,50歲以上人士患腸癌的風險較高,建議定期接受腸鏡檢查。腸鏡檢查有助診斷各類腸病,能夠及早發現瘜肉並切除,阻止瘜肉演變為大腸癌。患者需在接受檢查三天前開始進食低纖維食物,並於檢查前一天或當天服用瀉藥清腸。   良好生活習慣是預防癌症第一步 雖然家族和個人病史的因素不可避免,但大部分大腸癌個案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莫大關係,若能多吃蔬菜和水果、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類、戒煙及戒酒、每天最少進行30分鐘中度至強度的運動,培養良好生活習慣,就可以大大減少患上大腸癌的風險。    

Read more 持續肚痾、便便異常都可能係大腸癌前兆?

乳癌年輕化!原因與都市生活有關?

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,2019年本港共 852 名女性死於乳癌,佔女性癌症,死亡症,人數的 13.7 % 。年輕女性掉以輕心,近年乳癌已經有年輕化趨勢了! 40歲以下年齡為年輕化乳癌,但現在最年輕的癌症患者只有20多歲,30歲以下的病例也十分常見。內科腫瘤科專業專家發表言論,香港癌症乳眼年齡中年齡同樣較美國年輕5歲,每15個女性就有一個患乳癌,55歲前發病率佔43%。 都市女性更容易患上乳癌? 專科醫生認爲香港年輕乳癌患者,通常成因與工作壓力大、缺乏運動、較常進食肉類及奶類製品,以及未曾生育有關,而大部分都市女性都面對以上問題。雖然部分乳癌是家族遺傳導致,但某些高危因素會增加患上乳癌的機會率。根據香港乳癌實況第九號報告的資料顯示近1.5萬位本港乳癌患者當中,最共同的高危因素: 近8成缺乏運動 (每星期少於3小時的運動)、 近7成 未有餵哺母乳、3成半 超重/肥胖、近4成感到很大壓力。 乳癌6大前兆 最常見的乳癌症狀為乳房有硬塊,而美國癌症協會也整理出乳癌6大前兆:1.乳房或乳頭疼痛  2.乳頭出現不明分泌物,甚至分泌物中帶血  3.乳房大小不一或形狀改變 4.乳房的皮膚出現橘皮、發紅潰瘍等異狀  5.乳頭凹陷  6.乳房或腋下出現腫塊,如果有上述症狀,就需要及時求醫。但是,接近4成患者都沒有明顯症狀,特別是較年輕的患者,因此定期自我檢查是必不可少的! 如何有效自我檢查乳房? 香港癌症基金會服務總監陳燕萍女士表示,女性應該從20歲開始,每月進行一次乳房自我檢查。檢查日期應定在距月經週期一周以外,因爲此時荷爾蒙水平穩定,且不會影響乳房狀況。檢查分爲三步:首先,裸身面對鏡子,觀察乳房及乳頭有否異常變化或分泌。然後,站起來或躺下,用手指打圈觸摸乳房,檢查有沒有腫塊、增厚、出現皺紋,凹陷,泛紅,變色或疼痛。最後,比較乳房和兩個乳頭的形狀和大小是否有變化,並留意是否有任何變異。 除了自我檢查,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,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,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,以便在早期癌變或未形成腫瘤前及早進行治療。    

Read more 乳癌年輕化!原因與都市生活有關?

「血癌」來得悄無聲息?其實身體早已發出警號!

白血病(Leukaemia),也稱血癌,泛指與血液及骨髓相關的癌病,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,也包括霍奇金淋巴瘤與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骨髓腫瘤等,是香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,每年約有一千宗新症。但它並非絕症,而且是治癒率最高的癌症之一。   血癌是什麼? 血液細胞包括紅血球、血小板和白血球(淋巴球與骨髓細胞)三類,均由骨髓製造。在血液細胞生產的過程中,細胞變異出現,稱為血癌。但血癌的具體成因尚未有定論,醫學界對白血病有以下兩種初步說法:急性及慢性淋巴球白血病:基因變異令骨髓產生大量未成熟的淋巴球(淋巴球的主要功能是對抗感染),充斥於身體,以至妨礙正常運作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:病人身體內個別染色體的排序改變,令基因產生變異,白血球的生產失控,製造過多的白血球,甚至破壞骨髓。   血癌有什麼徵狀? 慢性白血病早期的徵狀並不明確,許多病人甚至沒有任何徵狀,因此不容易察覺。若出現以下徵狀,應盡快求醫診治:容易疲倦、盜汗(晚間睡覺時大量出汗);發熱;貧血、消瘦、無胃口;肝脾及淋巴結(頸、腋下、腹股溝)腫大;頻密及反覆受感染,喉嚨痛,口腔發炎等;經常有出血(如牙齦、鼻)或傷口難以止血。   如何診斷血癌? 醫生如懷疑病人患上白血病,會安排進行以下檢查:全血圖:抽血檢驗各種血球的數量,得知那種血細胞出現問題。電腦掃描:X光及超聲波等,以偵測擴散情況或觀察淋巴結是否有病變及脾臟有否腫脹。腰椎穿刺:醫生會用針從病人下背部脊椎處抽取脊髓液,檢查有否病細胞。過程中,病人會感到痛楚,之後需躺臥數小時。   怎樣預防白血病 (血癌)? 以下方法可有效幫助大家預防白血病:不吸煙;避免接觸多種化學物;經常接觸化學品或在有危險化學物或含輻射的環境工作人士,須做足防護措施。    

Read more 「血癌」來得悄無聲息?其實身體早已發出警號!

如何預防「子宮頸癌」?

子宮頸癌(Cervical Cancer)是香港常見婦女癌病中排名第十的癌症。每年有超過四百名婦女患上此病。近年統計,子宮頸癌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,由二十歲至七十歲的婦女均有可能患上此病。   什麼是子宮癌? 子宮頸位於陰道頂端、子宮的下半部。當子宮頸內的細胞受到人類乳頭瘤病毒(簡稱HPV)侵襲,就可能產生不正常的病變,稱為子宮頸上皮內瘤 (簡稱CIN),這些細胞並非癌細胞,但若不加理會,就有可能發展成為癌細胞。   子宮癌的成因? 百分之七十的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第16和18型這兩種病毒導致。生殖器的HPV主要經由性接觸感染,當子宮頸內細胞受到HPV的持續侵襲,就可能導致細胞變異,引發子宮頸上皮內瘤(CIN),經過一段長時間後,就有機會發展成為子宮頸癌。   子宮癌有哪些徵狀? 由於早期子宮頸癌可能毫無徵狀,所以有問題也不易察覺。若大家有以下情況,應盡快找醫生接受檢查:陰道不正常出血;月經之間或性交後出血;停經後再出現陰道出血;陰道分泌帶有血絲。其他徵狀還包括:陰道分泌帶異味;晚期病人會有背痛、腳腫或者排便困難。   如何診斷子宮頸癌? 如懷疑病人患上子宮頸癌,醫生會安排進行以下檢查:(一)陰道內窺鏡檢查:評估子宮頸變異及癌腫;(二)子宮頸活組織檢驗:如檢查時發現宮頸有變異或有腫瘤,可取活組織作病理化驗;(三)驗血、X光及各種掃描:確定受癌病所影響的範圍,並決定最佳的治療方法。  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? 以下方法可有效幫助大家預防子宮頸癌:戒煙;注意性接觸的衛生和安全,預防經性接觸傳染的疾病,使用安全套有助減低HPV傳染;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檢查。開始時每年一次,若連續兩年檢查正常,便可每三年檢查一次,可減低子宮頸癌發病率達九成;接受預防子宮頸癌疫苗注射。    

Read more 如何預防「子宮頸癌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