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乳化剂与发炎性肠道疾病之谜思
香港中文大学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,数据显示发炎性肠病发病率在香港及亚洲地区都有上升的趋势。而香港的发病率过去30年,更大幅增加30倍,即每100万人,便有26个新症,较亚洲其他地区更严重。
就着这个问题,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最近联同加拿大及其他近30个国家的大学开展了一项名为「GIVES-21」的研究,希望透过统计流行病学数据,找出其致病的环境风险因素等问题。
发炎性肠病主要可分为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两大类,病人的消化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炎、溃疡甚至收窄或出现瘘管问题。这些肠道问题,主要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,即病人的免疫系统攻打自己的消化道组织。克隆氏症可以影响全个消化道的任何部份,由口腔开始直至肛门都有可能发病。而溃疡性结肠炎通常只限于结肠和直肠部份。病人通常会有大便带血及黏液、肚痛、肚屙、食欲不振及体重下降,甚至发烧等征状。他们亦有机会出现消化道以外的问题,因为其免疫系统亦会袭击其他身体器官,如眼睛、皮肤、关节、肝脏或肾脏等,继而引起发炎。病人发病年龄通常较为年轻,其中20岁至40岁之间,60岁至80岁之间亦较为常见。这亦属于慢性疾病,病人情况有机会较为反复,一般需要长期用药物控制病情,较严重的可以用生物制剂帮助控制,更甚者可能要考虑手术治疗。病人除了身体上不适外,心灵及社交都会受影响。
发炎性肠病暂时成因不明,估计与基因、环境因素及情绪问题有关。当中西式化的饮食习惯、卫生环境的改善和食物中的添加剂亦可能是风险因素。
西方研究发现,食物中的添加剂尤其是乳化剂,如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(CMC) 及 Polysorbate 80 (P80) ,在动物实验中可引致肠道发炎。根据2015年《自然》期刊中一间美国大学的研究,在老鼠的饮食中加入乳化剂后,会引起轻度的发炎性肠道病、代谢症候群以及肥胖症及因肥胖而引发的炎症。这些情况会破坏肠道表层细胞的保护膜,亦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群,淘汰有益的生菌,导致肠道发炎反应的恶菌袭击肠道,继而出现肠道发炎等症状。其后亦有多个研究显示有关情况及问题。最近刊登在《细胞报道》(Cell Reports) 的一项研究,显示使用乳化剂喂饲的老鼠肠道内微生物群会有变化,尤其是一种叫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 (Adhesive Invasive E. Coli) 的病菌会黏附在肠道壁,继而影响肠道,产生慢性发炎。
食物成分中的乳化剂CMC 与P80 会分别标签为 E466 及 E433,通常会添加至面包、蛋糕、雪糕、忌廉和牛奶等食物。这是因为食物制作过程中需要油与水混合在一起,而乳化剂是可以令油与水形成稳定的混合物,令食物更加柔软可口及增加保鲜期。
因此,我们应该注意平常的饮食习惯,注意食物营养标签。香港在2010年已立法规定食物营养标签上必须列明所有成份,包括食物添加剂。大家应该记得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啊!
施蕴知医生
肠胃肝脏科专科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