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lth is Wealth

Hong Kong Pacific Centre, 28 Hankow Road, Tsim Sha Tsui, Kowloon

【精確醫療】肝纖維化不可逆轉 無創Fibroscan可助及早發現病情

近年愈來愈多人患有不同肝病問題,飲食習慣、病毒、過量服用藥物、,都會令肝臟一步步纖維化,有機會演化成不可逆轉的肝病,如肝硬化。及早發現肝纖維化問題,才能對症下藥,可以定期接受肝纖維化掃描(Fibroscan),評估肝纖維化的程度。 為何會有肝臟纖維化? 肝臟纖維化是肝硬化的前身,人體皮膚嚴重受傷時,會用結疤的方式修復傷口。同樣地,患有慢性肝病的病人,其原本柔軟的肝臟若長期發炎,會導致肝細胞遭受嚴重破壞,刺激肝臟內的纖維母細胞,製造出膠原蛋白成為纖維。這些纖維會沉積在肝臟內,填補肝細胞壞死後留下的空間,形成所謂的纖維化組織。 肝藏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,主要負責身體代謝功能,並會將體內毒素排出,分泌蛋白質等。由於肝藏沒有痛覺神經,就算患了肝硬化、肝癌等疾病,在早中期通常都沒甚麼感覺,等到肝病的典型病癥(如黃疸、腹痛)慢慢出現才去求醫,就已經太遲了。 最安全可靠的檢測儀器 Fibroscan是全球首部無創檢測肝纖維化的儀器,是提供可靠、準確、可重複的肝纖維化檢驗,定期接受Fibroscan檢驗,可以了解肝臟的纖維化進度,對肝臟作定期的監督。 Fibroscan是一種非入侵性的技術,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傷害。儀器會發放音波,透過皮膚傳至肝臟,再以音波震動傳送的速度來測量肝臟的硬度,準確反映肝纖維化的程度高達九成。而新一代的掃描更可利用可控衰減參數(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, CAP)原理,測試肝臟脂肪含量,有助檢測脂肪肝。 除了肝病(包括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脂肪肝、非酒精性脂肪肝、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等)患者外,以下5類人士亦應定期接受Fibroscan檢驗,評估肝纖維化的程度: 糖尿病患者 三高人士 肥胖人士 有長期飲酒習慣人士 缺乏運動人士

Read more 【精確醫療】肝纖維化不可逆轉 無創Fibroscan可助及早發現病情

【周偉明醫生】大腸癌各類手術全面睇 日本技術治大腸癌幾乎無痛無痕

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癌症之一,於本港致命癌症中更排行第二位,不容小覷。它既是如此兇惡,我們又有甚麼方法治療之? 較為傳統:開腹大腸癌手術 好處:可用於初期至中期癌症 壞處:留下傷口引致痛楚,併發症較多 開腹式手術雖會造成較大創傷,若病情嚴重,卻適宜採用。若病人被診斷出大腸癌時腫瘤已過大,甚或已經侵犯至其他器官,因手術較為複雜,多半會採用最傳統的開腹式手術。 較為傳統:微創腹腔鏡手術 好處:較小身體傷害,臨床上使用最多的手術方式 壞處:對嚴重癌症效果不彰 微創腹腔鏡手術可分為兩種——單孔式與多孔式。前者將只需在肚臍附近開單一傷口,後者則需三或四個小傷口,但兩者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,都能降低術後疼痛,減少使用止痛藥。 最新: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好處:沒有外在傷口,創傷少、復原快 壞處:對嚴重癌症效果不彰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起自 1997 年,由日本東京國立癌症中心研發。這項技術使得內視鏡腫瘤切除不再侷限於 2 公分以內的腫瘤,而且能夠一次性完整切除,有助降低術後的復發率。 預防勝於治療,如何預防大腸癌為上策? 研究指出最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是定期做大腸鏡,大部分大腸癌都是由細小的良性瘜肉開始慢慢長大,然後變成癌症。定期做大腸鏡能把細小的瘜肉全部切掉,一粒不留,如此便可避免這些瘜肉變大、變壞,最終成癌症。 優良大腸由健康生活習慣起,不煙不酒多吃鮮味為上策 香煙會釋放自由基,自由基經科學研究證實會誘發癌症,而因喝酒產生的乙醇與乙醛則被列作第一類致癌物質。若要維持大腸健康,應多吃蔬菜,少吃紅肉,同時亦要多吃新鮮食物,避免進食罐頭或醃製食物。

Read more 【周偉明醫生】大腸癌各類手術全面睇 日本技術治大腸癌幾乎無痛無痕

【周偉明醫生】患大腸癌不切腸行不行?

【周偉明醫生】患大腸癌不切腸行不行?     上星期遇到一位大腸癌「康復者」,開刀三個月後仍一進食就肚痛,經常嘔吐,反反復復進出醫院,體重由原先手術後的 55公斤跌至42公斤,現在更要靠飲營養奶維持健康——這些症狀都來自大腸癌手術後併發症。 傳統的大腸癌手術都是開腹式手術,醫生需要為患者剖開肚皮,放入工具,切除部分腸道,然後重新駁回。有時候吻合口會出現滲漏或結痂狹窄的情況,甚至術後會影響患者的消化和營養吸收,導致營養不良、肚瀉或貧血等症狀。開刀自然會為患者留下長長疤痕,即使進行微創腹腔鏡手術,肚皮上亦會留下幾個小傷口,難免痛楚。 隨著政府近年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,越來越多早期大腸癌症被診斷出來。若仍是早期癌症,患者其實沒有必要做切腸手術。90年代,日本人發明了內視鏡手術(中文全名為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,英文全名為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,下稱ESD),目前已漸漸被亞洲其他地區醫生廣泛採用。病人接受手術後近乎不感痛楚,創傷少、復原快,甚至可以即日進食,走下病牀活動。以我觀察,曾有病人手術後當晚便離牀,到浴室洗澡。 ESD精妙之處在於沒有外在傷口,進行手術時,醫生會通過內視鏡,用一把特製幼長手術刀將腫瘤完整切除,一切都在腸道裏發生。對病人來說,ESD可視為加長版的腸胃鏡檢查,手術時間一般需時 2.5至 6小時不等,主要視乎病變大小及腫瘤位置。 然而,ESD對醫生的技術要求非常高,醫生往往要到日本拜師學藝,才能掌握技術,故此現在本港施行這種手術的數量並不多。 總括而言,ESD令病人減少受創,加快復原,保留腸道的完整,不會造成外在傷口,固然比傳統手術好,卻只適用於早期癌症。因此,及早發現大腸癌便變得非常重要。 撰文:腸胃肝臟科專科周偉明醫生

Read more 【周偉明醫生】患大腸癌不切腸行不行?

【張世華醫生】關注小腸健康 認識3大小腸檢測方法

人體的食物消化以及營養吸收,都有賴於健康的小腸運作,然而小腸病變往往在最後才被發現。腸胃肝臟專科醫生張世華醫生指出,這是因為小腸相關的疾病沒有特定誘因,加上民眾對大腸和胃部的了解較深,以致小腸健康漸漸被忽視。所以今天小編就邀請張醫生為我們介紹,偵測小腸健康的儀器和其發展。 小腸膠囊內視鏡 體積只有約一粒較大的藥丸狀,內付小型攝影機、無線傳送器及電池。隨著患者吞服膠囊,攝影機會透過腸道蠕動進入小腸,並在小腸內拍攝多達5萬張照片,傳送到人體外的記錄儀。 好處:在患者沒有任何痛苦的情況下,允許醫生獲得所需資料作出判斷 壞處:沒有治療效果,不能收集人體組織 氣囊小腸內視鏡 分為單氣囊和雙氣囊兩種,皆由內視鏡和外套管組成,不過單氣囊小腸內視鏡的外套管前端只有一個氣球,而雙氣囊則在兩者前者的前端都有氣球。做法是藉充氣來撐住小腸,並將小腸套疊以達到縮短小腸長度的效果,以協助內視鏡到更深的地方實行偵測。 好處:可以收集人體組織,有效治療出血問題 壞處:偵測需時頗長(兩次相加可長達6小時),內視鏡容易移位 最新科技:電動螺旋導管小腸鏡 在過去20年裡,總結了氣囊和膠囊小腸內視鏡的弊處後,終於出現了最新的「電動螺旋導管」。由於外部導管採用的事螺旋設計,令其在置入小腸時可以更加穩定,醫生可以直接腳踩踏板,來控制引擎調節螺旋的力度和強度。 好處:最快只需31分鐘,可以進行組織抽樣、去除肉瘤壞處:仍未被廣泛使用,尚欠足夠培訓

Read more 【張世華醫生】關注小腸健康 認識3大小腸檢測方法

【張世華醫生】腹痛肚瀉但找不到原因?可能是你的小腸已經出了事

小腸佔據了我們人體腸胃道的75%,約有5至7米長,然而小腸疾病只佔所有腸胃道疾病的不足10%。腸胃肝臟專科醫生張世華醫生就提到,因為小腸疾病發病率相對較低,許多時候大家都忽略了它的健康。但當普通胃鏡和大腸鏡都無法診斷出腹痛、肚瀉等病痛原因時,很可能就是小腸出了問題。 小腸疾病的發病率雖低,但小腸疾病的種類卻不少,主要可分為良性(例如小腸炎、微生物感染、小腸內異物阻塞等)和惡性(例如小腸腺癌、類癌、淋巴癌等)。而小腸疾病的臨床癥狀沒有特別性,也是其難測的原因之一。因為包括排便習慣改變、不明腹痛、吸收不良而致體重下降等,這類一般腸胃道疾病會出現的情況都有機會是小腸疾病的癥兆。 再者,小腸遠離口腔及肛門,長度又長,而且被腹腔內的腸系膜束縛成多個複合腸襻,實屬腸胃道內最難檢查的一部分。不管是對患者還是醫生來說,診斷和治療小腸都是一大挑戰,小腸甚至被稱為腸胃道的「黑暗大陸」。 #最新技術31分鐘完成小腸檢測 小腸作為幫助我們完成食物消化及吸收的重要管道,必須從日常習慣做起,好好保護其健康,那到底該怎麼做呢? 張世華醫生表示,小腸並非獨立個體,只有保持健康的腸胃道狀態,才能夠確保小腸正常蠕動運作。而要維持腸道健康,就要從三大基礎入手,它們是水分、纖維和益生菌。喝足夠的水可以幫助軟化大便,膳食纖維在吸收水分後亦能夠增加糞便體積,從而加強腸胃蠕動。另外,除了基本五份蔬菜水果以外,建議進食一些全榖麥類的食物,像是紅米、糙米、燕麥片等等。 最後,所有可以促進腸道菌種平衡的微生物都被定義為「益生菌」,它們會協助本來寄居在腸道內的好菌對抗致病菌,抑制壞菌的增生。如此一來,還會起到調節人體免疫系統的效果,加強抵禦病菌的能力。在日常生活中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有芝士、乳酪和韓國泡菜等等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當中雖有龐大的益生菌數量,但其存放溫度和溫度會影響益生菌的活化,所以食物衛生切記多加留心。

Read more 【張世華醫生】腹痛肚瀉但找不到原因?可能是你的小腸已經出了事

【張世華醫生】捐大便可以賺錢又救人?先看看你夠不夠資格

有一種常見的內腸道感染菌叫做「難辨梭菌」,高危組群包括長者、慢性疾病及炎症性腸患者等。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數據,平均一年有170多宗病例,亦曾在護老院社爆發,但由於這類感染並無明文規定要通報,所以確實數字應該會再更高。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,張世華醫生指出單靠一般藥物治療未必能夠徹底根治病痛,甚至長期服用抗生素有機會引起嚴重難辨梭菌感染,所以「糞便移植」成為了最後手段,亦是病人的救命稻草。 甚麼是糞便移植? 健康人的糞便裡含有多達數億個微生物,可以幫助患者抵禦腸內的壞菌。香港早在2016年已經建設了亞洲首個糞便捐贈銀行——亞洲益菌中心(Asia Microbiota Bank)。致力於透過提供安全、可靠的糞菌給醫療機構和研究機構,從而促進人類健康,為受難於嚴重難辨梭菌感染的患者給予希望。 而為了鼓勵更多市民參與捐贈糞便,提升患者得到治療的機會,亞洲益菌中心現正招募健康人士向糞菌銀行捐贈糞便。如果成功參加捐贈計劃,捐贈者每月可賺取高達$4,800港幣! 張醫生提到糞便捐贈的條件,會相比起捐血更加嚴苛。除了基本的身體健康之外,更要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,以及不帶有任何傳染病癥。此外,亞洲益菌中心也在官網列出了捐贈者要求: 擁有健康的消化系統 捐贈者年齡需介乎18-50歲 身體質量指數(BMI)< 30 過去3個月內未曾服用過任何藥物和抗生素 如果符合以上條件,又想成為捐助者挽救生命的話,可以到亞洲益菌中心官網填寫報名表。捐贈者的糞便將會被用作治療艱難梭菌感染患者,甚至有機會經由實驗研究,成為治療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關鍵。 嗚謝:精確醫療 Exact Medical

Read more 【張世華醫生】捐大便可以賺錢又救人?先看看你夠不夠資格

【張世華醫生】糞便移植能傳輸好菌 比抗生素治療腸胃問題更有效

相信大家都肯定有肚瀉、腹痛等腸胃相關的不適經歷,但你知道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嚴重腸內感染的癥兆嗎?有種被稱為「難辨梭菌」的感染病,單靠藥物治療無法根治,要透過「糞便移植」方可痊愈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這次我們特別邀請了張世華醫生為我們解答問題。 問:為甚麼需要糞便移植? 答:我們人體內含有100兆個腸道微生物,它們被分為具保護性的「好菌」及具侵略性的「壞菌」。若腸道菌的生態失衡,會導致壞菌加速滋生。其中一種名為「難辨梭菌(clostridiodes difficile)」的腸道菌會引起腸道感染,患者會出現嘔吐、腹瀉、發燒,甚至腸阻塞、休克的情況。其中20%為難治性疾病,超過10%的患者就算使用抗生素治療仍會不斷復發,病情嚴重的患者更可能會出現敗血症、脫水等癥狀。 問:誰會患上難辨梭菌感染? 答:患者大多是是由於曾服用抗生素,又或接觸其他受感染者的糞便(或受糞便污染的物件)而發病。2002年,難辨梭菌感染肆虐北美洲和歐洲,喚起醫學界關注傳統抗生素治療以外的可能性。就在2013年,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》發表的對照臨床研究發現,糞便移植對治療上面提及的復發性難辨梭菌感染功效顯著。當時16位接受口服加灌腸的患者裡,81%在第一次灌注即見到緩解的效果。 問:為什麼一定要透過糞便輸送好菌? 答:健康人類體內有患者需要的好菌,而糞便裏更是包含了數以億計的微生物(抗壞菌物質),可以達到移植壞菌滋生空間的作用。透過轉移健康捐贈者的糞便,能夠讓患者的糞便菌叢變得與捐贈者相似,從而改善病情。儘管糞便移植相比起其他常規治療較為特殊,尤其聽起來難以接受,但相比起傳統藥物治療只有25%的成功率,其高達85%-90%的難辨梭菌感染治癒率,讓它逐漸成為被醫療機構所認可的標準療法,於2010年亦獲得了美國聯邦醫療保險的給付。 問:誰可以捐贈糞便? 答:對於糞便捐贈者的要求,會比起捐血更加嚴謹。除了基本的身體健康外,要確保捐贈者有良好的排便習慣,沒有已知的傳染病,以及糞便中檢測不到有任何可疑物質,才會有資格成為糞便捐贈者。 問:糞便移植的未來發展? 答:現時除了根治有難度的難辨梭菌感染,糞便移植亦被發現對治療潰瘍性腸炎有正面反應,只是更加具體的資料,例如糞便選擇、給藥頻率和給藥方法等仍然有待進一步研究。    

Read more 【張世華醫生】糞便移植能傳輸好菌 比抗生素治療腸胃問題更有效

1/10港人為乙肝帶菌者 八成肝癌與乙肝病毒有關

肝癌是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。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,香港每年約有一千五百人死於肝癌,當中近八成患者均和乙肝病毒有關。 本港乙型肝炎帶菌率一直處於中至高水平,近10%人口為乙肝帶菌者,惟當中近半不知自己患上。乙型肝炎、丙型肝炎、肝硬化患者或有直系親屬的人士,均被視作肝癌的高危一族。有研究指出,大部分慢性病均由乙肝及丙肝病毒引起,乙肝患者併發肝癌及肝硬化機會較非患者可高出100倍。 乙肝的傳播途徑 乙肝是一種傳染病而非遺傳病,由血液和體液傳播,潛伏期可達半年之久。常見的傳染途徑是孕婦分娩時胎兒經母體血液及胎盤感染,成為慢性帶菌者。 本港自1988年起已為所有初生嬰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,令乙肝帶原者數字下降,但仍有不少人後天因不同原因,如共用針筒、穿耳環或紋身時被感染、與受感染者有性接觸等,而患上。 乙肝有藥醫嗎? 目前,用於治療乙肝的藥物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的複製,減低出現肝硬化或肝癌的機會。急性乙型肝炎更是沒有特別治療方法,大部分急性患者透過足夠休息,均衡飲食便可完全康復,並在體內產生抗體,得到免疫能力。但卻約有 6% 患者會終身成為帶菌者。 定期肝臟檢測可減低肝癌死亡率 帶菌者雖然身體表面上已經康復,但病毒仍然潛留於體內,當中約有25%會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,且一般會在五十至六十歲時發病。所以乙肝帶菌者唯有接受定期肝臟檢查,及早診斷出早期肝癌,減低肝癌死亡率。 乙肝患者,建議每半年驗血一次,測檢乙肝病毒指數、肝功能、肝癌指數,以及量度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程度,現時最新技術為肝纖維化掃瞄FibroScan,儀器會發放音波,透過皮膚傳至肝臟,再以音波震動傳送的速度來測量肝臟的硬度,準確反映肝纖維化的程度高達九成。檢查過程無創無痛,對身體不會造成任何影響。

Read more 1/10港人為乙肝帶菌者 八成肝癌與乙肝病毒有關

身體出現這9大症狀 竟然是肝癌晚期的警號

很多人可能聽說過身邊的人平時「無病無痛」,卻突然就確診患上肝癌晚期,轉眼間撒手人寰。作為本港三大癌症殺手,肝癌對身體的侵害卻經常遭到忽視。這是因為大多患者都忽略了及早檢查、及早治療的重要性,因此沒有在早期階段得到適當的治療。那麼,肝癌一般會有甚麼症狀,值得我們多加注意呢? 肝癌的常見症狀 早期的肝癌症狀並不明顯,一般發展至中後期才可能出現下列症狀。如果發現身體出現以下情況,應立即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 一、體重下降 二、疲勞、食慾不振 三、噁心嘔吐 四、眼白泛黃、皮膚發黃及痕癢(黃疸) 五、小便呈茶色、大便呈淺灰色 六、凝血素不足,易受傷出血 七、發燒 八、腹部積水,有時於腹部表面可見靜脈青筋 九、腹部脹大,右上腹有硬塊,肩胛骨部位不適 早期肝癌易被忽略 由於肝臟神經分佈在外層,一般病人要到患上嚴重肝病,甚至長了大顆的腫瘤,才能感覺到痛楚。不過,她強調,早期肝癌只要調理得宜,患者的存活機率仍是十分高的。然而,多數患者都是在晚期才發現留意到不適,屆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各處,治癒率大大降低。 定期檢查可以自保 絕大部分肝癌都是從肝硬化演變而來,而肝炎、肝硬化,肝癌是肝病的三部曲。因此,只要及早作定期檢查,防止發炎或及早治療,都可有效控制病情。他建議,乙型肝炎帶原者應每六個月驗一次胎兒蛋白及超音波。酒精性肝炎等其他肝病病人,則可每年檢查一次。 診斷肝癌的方法有很多種,主要分作三類:抽血檢查、影像學檢查、組織切片檢查。而肝臟纖維化掃描Fibroscan就適合想定期檢查的人士及肝病病人。其採用的瞬時彈性成圖像(VCTE)檢測,能夠檢測肝纖維化、肝硬化程度,適合患者作定期病情監察之用。 最後,除了避免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外,只要及早作定期檢查,都可遠離肝癌。肝病患者更應定期接受檢查,就能控制病情,避免肝炎轉變成肝癌。

Read more 身體出現這9大症狀 竟然是肝癌晚期的警號

肥胖不是唯一原因 5個引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成因

脂肪肝是指肝臟積聚過量脂肪,一般當飲食攝取的脂肪多過人體所能夠應付時,人體的新陳代謝會令脂肪漸漸積聚在肝臟。脂肪肝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(NAFLD)是指非過量酒精導致的肝臟內脂肪積聚,而這種脂肪積聚與代謝綜合症如肥胖,血脂異常等有密切關係。 現時非酒精性的脂肪肝(NAFLD)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臟疾病,影響了本港約¼的成年人口,如果不予以適當的治療會發展成為嚴重的疾病。研究發現5~20%的NAFLD病人會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-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(NASH)。其中有10至20%會有纖維化及有機會變成肝硬化以致肝癌。 非酒精性脂肪肝不是肥胖人士所獨有。中文大學研究發現,每五名非肥胖者也有一人有NAFLD。一般來說脂肪肝並無病徵。一般來說是在進行血常規檢查時發現肝功能異常或腹部超音波發現。但有些人則表示腹部跟肝臟位置感到脹痛不適。或全身有疲倦感。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成因 最普遍便是過度肥胖。研究發現過度肥胖的人士中約有六七成有(NAFLD)。 除了過度肥胖,導致脂肪肝的因素還包括: 1)糖尿病 2)血脂高 3)高血壓及抵抗胰島素綜合症 4)基因遺傳 5)酒精及藥物如類固醇四環素等 如何診斷脂肪肝? 1)超音波檢測:最簡單的方法但準確度不足 2)肝臟脂肪纖維掃描(Fibroscan):可直接具體以數值量度肝內脂肪程度(CAP score)及肝纖維化程度(eKpa)。方便監察追蹤脂肪肝的變化,是非入侵性的檢查不會有痛感。   3)肝組織抽樣本檢查:在某些極端的個案醫生或會建議肝臟切片檢查,即由醫生用針插入肝臟抽取組織作顯微鏡檢查,準確但有入侵性。 脂肪肝的治療 1)控制體重,需減體重7至10%以上 2)控制其他代謝綜合症的問題如高血糖,高血脂,血壓高等等 3)有一些藥物如糖尿藥物雙胍類,噻唑烷二胴類等、維生素E、腺苷蛋胺酸等都對控制肝臟發炎及脂肪肝有一定的成效,可直接資詢你的專科醫生  

Read more 肥胖不是唯一原因 5個引致非酒精性脂肪肝成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