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lth is Wealth

Hong Kong Pacific Centre, 28 Hankow Road, Tsim Sha Tsui, Kowloon

持續肚痾、便便異常都可能係大腸癌前兆?

你知道嗎?香港的友鄰——台灣,是全球大腸癌發生機率最高的地區,據統計,台灣每10萬人有約45人罹患大腸癌。而大腸癌和飲食、生活習慣有密切關聯,如台灣人多紅肉、高脂肪、高蛋白質,再加上忙於工作、沒有規律的運動習慣,就更加速了大腸癌的發生機率。這為有相似生活習慣的香港人敲響警鐘,而大腸癌也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。   八大常見症狀要注意! 你是否經常留意自己的排便習慣?自我觀察及定期接受篩查有助早期發現治療,在篩查之前,可先自行判斷是否有以下症狀:1. 排便習慣改變:如持續出現便秘、腹瀉或兩者交替 2. 排便後仍有便意,感覺排便不清 3. 大便由粗條狀變為幼條狀 4. 大便帶有呈鮮紅或深色的血 5. 因腸道出血,導致缺鐵性貧血 6. 腹部不適,如疼痛、絞痛或腹脹 7. 原因不明的疲倦和疲勞 8. 無故體重下降。不少人都以為肚子痛是小病,一旦持續出現以上徵狀,應立即求醫,切勿因爲心存僥倖而延醫。   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 一般而言,早期的大腸癌可以完全沒有症狀,而且以上症狀亦有機會由其他腸道疾病引起,例如腸道感染、痔瘡或腸易激綜合症等,所以不少病人會低估其嚴重性,不少確診大腸癌的患者已經為晚期。因此,即使沒有症狀人士,都應該定期篩查,早期發現並妥善治療,存活率高達9成。  大腸鏡檢查為現時檢查下消化道的最佳方法,50歲以上人士患腸癌的風險較高,建議定期接受腸鏡檢查。腸鏡檢查有助診斷各類腸病,能夠及早發現瘜肉並切除,阻止瘜肉演變為大腸癌。患者需在接受檢查三天前開始進食低纖維食物,並於檢查前一天或當天服用瀉藥清腸。   良好生活習慣是預防癌症第一步 雖然家族和個人病史的因素不可避免,但大部分大腸癌個案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莫大關係,若能多吃蔬菜和水果、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類、戒煙及戒酒、每天最少進行30分鐘中度至強度的運動,培養良好生活習慣,就可以大大減少患上大腸癌的風險。    

Read more 持續肚痾、便便異常都可能係大腸癌前兆?

乳癌年輕化!原因與都市生活有關?

乳癌是香港女性頭號癌症,2019年本港共 852 名女性死於乳癌,佔女性癌症,死亡症,人數的 13.7 % 。年輕女性掉以輕心,近年乳癌已經有年輕化趨勢了! 40歲以下年齡為年輕化乳癌,但現在最年輕的癌症患者只有20多歲,30歲以下的病例也十分常見。內科腫瘤科專業專家發表言論,香港癌症乳眼年齡中年齡同樣較美國年輕5歲,每15個女性就有一個患乳癌,55歲前發病率佔43%。 都市女性更容易患上乳癌? 專科醫生認爲香港年輕乳癌患者,通常成因與工作壓力大、缺乏運動、較常進食肉類及奶類製品,以及未曾生育有關,而大部分都市女性都面對以上問題。雖然部分乳癌是家族遺傳導致,但某些高危因素會增加患上乳癌的機會率。根據香港乳癌實況第九號報告的資料顯示近1.5萬位本港乳癌患者當中,最共同的高危因素: 近8成缺乏運動 (每星期少於3小時的運動)、 近7成 未有餵哺母乳、3成半 超重/肥胖、近4成感到很大壓力。 乳癌6大前兆 最常見的乳癌症狀為乳房有硬塊,而美國癌症協會也整理出乳癌6大前兆:1.乳房或乳頭疼痛  2.乳頭出現不明分泌物,甚至分泌物中帶血  3.乳房大小不一或形狀改變 4.乳房的皮膚出現橘皮、發紅潰瘍等異狀  5.乳頭凹陷  6.乳房或腋下出現腫塊,如果有上述症狀,就需要及時求醫。但是,接近4成患者都沒有明顯症狀,特別是較年輕的患者,因此定期自我檢查是必不可少的! 如何有效自我檢查乳房? 香港癌症基金會服務總監陳燕萍女士表示,女性應該從20歲開始,每月進行一次乳房自我檢查。檢查日期應定在距月經週期一周以外,因爲此時荷爾蒙水平穩定,且不會影響乳房狀況。檢查分爲三步:首先,裸身面對鏡子,觀察乳房及乳頭有否異常變化或分泌。然後,站起來或躺下,用手指打圈觸摸乳房,檢查有沒有腫塊、增厚、出現皺紋,凹陷,泛紅,變色或疼痛。最後,比較乳房和兩個乳頭的形狀和大小是否有變化,並留意是否有任何變異。 除了自我檢查,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,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,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,以便在早期癌變或未形成腫瘤前及早進行治療。    

Read more 乳癌年輕化!原因與都市生活有關?

「血癌」來得悄無聲息?其實身體早已發出警號!

白血病(Leukaemia),也稱血癌,泛指與血液及骨髓相關的癌病,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,也包括霍奇金淋巴瘤與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骨髓腫瘤等,是香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,每年約有一千宗新症。但它並非絕症,而且是治癒率最高的癌症之一。   血癌是什麼? 血液細胞包括紅血球、血小板和白血球(淋巴球與骨髓細胞)三類,均由骨髓製造。在血液細胞生產的過程中,細胞變異出現,稱為血癌。但血癌的具體成因尚未有定論,醫學界對白血病有以下兩種初步說法:急性及慢性淋巴球白血病:基因變異令骨髓產生大量未成熟的淋巴球(淋巴球的主要功能是對抗感染),充斥於身體,以至妨礙正常運作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:病人身體內個別染色體的排序改變,令基因產生變異,白血球的生產失控,製造過多的白血球,甚至破壞骨髓。   血癌有什麼徵狀? 慢性白血病早期的徵狀並不明確,許多病人甚至沒有任何徵狀,因此不容易察覺。若出現以下徵狀,應盡快求醫診治:容易疲倦、盜汗(晚間睡覺時大量出汗);發熱;貧血、消瘦、無胃口;肝脾及淋巴結(頸、腋下、腹股溝)腫大;頻密及反覆受感染,喉嚨痛,口腔發炎等;經常有出血(如牙齦、鼻)或傷口難以止血。   如何診斷血癌? 醫生如懷疑病人患上白血病,會安排進行以下檢查:全血圖:抽血檢驗各種血球的數量,得知那種血細胞出現問題。電腦掃描:X光及超聲波等,以偵測擴散情況或觀察淋巴結是否有病變及脾臟有否腫脹。腰椎穿刺:醫生會用針從病人下背部脊椎處抽取脊髓液,檢查有否病細胞。過程中,病人會感到痛楚,之後需躺臥數小時。   怎樣預防白血病 (血癌)? 以下方法可有效幫助大家預防白血病:不吸煙;避免接觸多種化學物;經常接觸化學品或在有危險化學物或含輻射的環境工作人士,須做足防護措施。    

Read more 「血癌」來得悄無聲息?其實身體早已發出警號!

如何預防「子宮頸癌」?

子宮頸癌(Cervical Cancer)是香港常見婦女癌病中排名第十的癌症。每年有超過四百名婦女患上此病。近年統計,子宮頸癌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,由二十歲至七十歲的婦女均有可能患上此病。   什麼是子宮癌? 子宮頸位於陰道頂端、子宮的下半部。當子宮頸內的細胞受到人類乳頭瘤病毒(簡稱HPV)侵襲,就可能產生不正常的病變,稱為子宮頸上皮內瘤 (簡稱CIN),這些細胞並非癌細胞,但若不加理會,就有可能發展成為癌細胞。   子宮癌的成因? 百分之七十的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第16和18型這兩種病毒導致。生殖器的HPV主要經由性接觸感染,當子宮頸內細胞受到HPV的持續侵襲,就可能導致細胞變異,引發子宮頸上皮內瘤(CIN),經過一段長時間後,就有機會發展成為子宮頸癌。   子宮癌有哪些徵狀? 由於早期子宮頸癌可能毫無徵狀,所以有問題也不易察覺。若大家有以下情況,應盡快找醫生接受檢查:陰道不正常出血;月經之間或性交後出血;停經後再出現陰道出血;陰道分泌帶有血絲。其他徵狀還包括:陰道分泌帶異味;晚期病人會有背痛、腳腫或者排便困難。   如何診斷子宮頸癌? 如懷疑病人患上子宮頸癌,醫生會安排進行以下檢查:(一)陰道內窺鏡檢查:評估子宮頸變異及癌腫;(二)子宮頸活組織檢驗:如檢查時發現宮頸有變異或有腫瘤,可取活組織作病理化驗;(三)驗血、X光及各種掃描:確定受癌病所影響的範圍,並決定最佳的治療方法。  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? 以下方法可有效幫助大家預防子宮頸癌:戒煙;注意性接觸的衛生和安全,預防經性接觸傳染的疾病,使用安全套有助減低HPV傳染;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檢查。開始時每年一次,若連續兩年檢查正常,便可每三年檢查一次,可減低子宮頸癌發病率達九成;接受預防子宮頸癌疫苗注射。    

Read more 如何預防「子宮頸癌」?

健康殺手「腦腫瘤」

腦腫瘤(Brain Tumors)在香港並不常見,不過原發性腦腫瘤在本港0-19歲以下人士中卻是常見癌症,腦腫瘤並非不治之症,隨著新療法不斷出現,只要大家及早發現及治療,痊癒機會往往很高。   腦腫瘤是什麼? 腦部大約可分為大腦、小腦、腦幹,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,由兩個橢圓形半球組成。當局部腦組織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,會形成瘤塊,有機會是良性腫瘤,但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,即俗稱的腦癌。良性腫瘤的生長較緩慢,極少擴散,一般對健康威脅不大;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則快得多,會侵害及壓迫附近的正常腦組織,影響腦部及身體功能,甚至危害生命。   腦腫瘤的成因是什麼? 醫學界至今仍然不清楚腦腫瘤的成因,只有少數病例相信它與先天性、遺傳或化學因素有關,因此難以預防。雖然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機會患上腦腫瘤,但40歲以上人士的風險較高;男性患病的機會率較高;家族中曾有人患神經膠質瘤風險較大;因工作而接觸輻射物、甲醛、氯乙烯和丙烯風險。   腦腫瘤有哪些徵狀? 腦部不同的位置負責不同的功能,因此徵狀與腫瘤的位置、性質及大小有直接的關係,有些病人可能毫無徵狀,在身體檢查中才發現腫瘤,如大家同時多種徵狀,要提高警惕。近一半的患者會出現頭痛,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;出現嘔吐、視物模糊、視野受損以及平衡出現問題或無法行走的徵狀;超過一半的患者會出現腦癇發作;出現四肢運動及感覺出現障礙、麻痺、半身輕癱、肢體震顫等徵狀。   如何診斷腦腫瘤? 如醫生懷疑病人可能患上腦腫瘤,會替病人進行臨床檢驗、電腦掃描、磁力共振掃描、正電子掃描、血管造影、光譜圖掃描、腦部活組織化驗等檢查,以診斷病人是否患上腦腫瘤。其中較常用的診斷方法有:電腦掃描、磁力共振掃描 (MRI)、正電子掃描 (PET)。    

Read more 健康殺手「腦腫瘤」

第三號癌症殺手「肝癌」

肝癌(Liver Cancer)是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,僅次於肺癌及大腸癌。每年新症數目約有一千八百宗,死亡人數約一千五百多人。新症個案當中有7成半是男性,平均發病年齡為六十三至六十九歲。肝癌的治療相對困難,主要因為一旦發現患上此病已屆癌症的中晚期,影響治癒率。   肝癌是什麼?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謝器官。肝臟位於右上腹,分為左右兩葉。當肝臟細胞出現異變及不停分裂, 就會形成肝癌。肝癌大致可分為「原發性肝癌」與「轉移性肝癌」。「原發性肝癌」是由肝臟細胞引發的惡性腫瘤,常見的原發性肝癌有「肝細胞癌」及「膽管細胞癌」;由其他器官的癌細胞擴散到肝臟而引致的肝癌, 稱為,「轉移性肝癌」。   肝癌的成因? 肝癌有很多成因,有些尚在研究中。而較高風險的有以下因素:乙肝病毒、肝硬化、酗酒、肥胖、糖尿病、進食有毒素的食物、長期受到某些環境、污染物侵害 ;膽管炎或先天性膽總管囊腫,可引致膽管細胞癌。   如何診斷肝癌? 肝癌的相關檢查包括以下幾項:(一)電腦掃描: 用X光對肝臟作不同角度的描繪以取得肝臟細緻的圖像,可較精確地呈現腫瘤的位置及大小。(二)磁力共振掃描: 以磁場代替X光構成身體的橫切面影像,觀察肝癌腫瘤位置。(三)活組織檢查: 當病人接受局部麻醉後,醫生會用一支幼細的針經右腹皮膚抽取肝瘤少許組織作化驗,來確定腫瘤細胞的類型,判別良性或惡性。此檢查通常與超聲波檢查同時進行,以確保針刺位置準確。   如何預防肝癌? 以下方法可有效幫助大家預防肝癌: 切勿吸煙;節制飲酒;作息定時,多吃蔬菜水果; 避免感染乙型肝炎;妥善貯存食物,慎防進食發霉或變壞的食物;乙型肝炎帶病毒者,請謹記定期跟進,有助及早察覺是否患病。    

Read more 第三號癌症殺手「肝癌」

「脂肪肝不是胖子專有,瘦都會有」

提起脂肪肝,大家一定都不陌生,好多人的體檢報告中都有「脂肪肝」三個字,但因為沒有明顯症狀,所以就沒當回事。久而久之,情況越來越嚴重,最後甚至會發展為肝硬化、肝癌……   脂肪肝的成因? 脂肪肝,全名叫「脂肪性肝病」,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,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病理改變,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。如果計脂肪肝來說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,在肝細胞內如果脂肪的正常比例應該低於5%,如果是高於這個比例,我們都統稱為脂肪肝。如果脂肪比例比較低是不會直接影響肝臟功能,但如果脂肪比例超標是會直接影響肝臟細胞的功能,如長遠計,脂肪性的肝炎是有一定程度影響,如果病人不理會病情,繼續大量喝酒,對肝臟繼續造成破壞的話,會出現脂肪性的肝硬化,甚至會出現肝癌也會有。   脂肪肝有哪些徵狀? 基本上病人如果脂肪肝輕微是沒有任何象徵的,但如果脂肪含量高於正常的百份之七十五以上,肝便會開始腫脹,肝區內大部份病人都會有不舒服的症狀,在臨床上來說我們驗血和掃瞄都可以監察到脂肪肝的。   如何診斷脂肪肝? 除了抽血之外可以做掃瞄,一般可以做超聲波或電腦掃瞄,都可以大概知道肝臟脂肪比例是多少,最準確是做活檢檢查,即所謂的抽肝組織,放一枝幼針取出一些肝組織,用顯微鏡去看脂肪比例有多高。如果病人懷疑患脂肪肝,我們一般靠抽血及掃瞄來斷定,很少去抽肝組織。   如何醫治脂肪肝? 一般脂肪肝是不需任何藥物去醫,因為脂肪積聚一定有它特定的原因,所以如果有脂肪肝,通常會勸大家去改善生活習性,最重要是不要喝酒及吸煙、身體熱量的攝取要適量。我們調整飲食結構,鼓勵「三低一高」低脂、低糖、低鹽、高纖維。還要適當增加運動,應當以有氧運動為主。    

Read more 「脂肪肝不是胖子專有,瘦都會有」

本港最常見的肝炎「乙肝」

本港最常見的肝炎「乙肝」 肝炎在香港是常見的疾病之一,主要分為甲、乙、丙、丁和戊型五種,其中最常見的為乙型和丙型。去年,本港約有54萬人及2.2萬人感染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,這兩種病毒均可引致慢性肝炎,而慢性肝炎有可能發展為恐怖的「殺手」——肝癌。研究顯示,香港超過7成的肝癌與慢性乙型肝炎有關,同時乙肝及丙肝病毒也會引起不少慢性病。   乙型肝炎病毒的傳染途徑 乙型肝炎病毒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染,潛伏期可達半年之久。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(一)常見的傳染途徑是孕婦分娩時胎兒經母體血液及胎盤感染(二)血液接觸,與受感染者共用針筒或其他容易損傷皮膚的用品,如牙刷、剃刀、紋身工具等,或通過輸血輸入病毒。(三)性接觸,與受感染者產生性接觸時透過體液傳播。   乙型肝炎的症狀 大多數人在新感染時沒有任何症狀。但也有些人會出現急性病症,症狀可持續數周,包括食慾不振、發冷發熱、噁心、嘔吐、極度疲勞、關節疼痛、黃疸、尿液呈茶色、肝臟發大等。但只有少數急性肝炎患者會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,病情恶化而導致死亡。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会造成慢性肝臟感染,隨後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。   乙型肝炎應如何預防? 接受防疫注射是預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方法。6歲以下兒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後,發展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最大,因此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嬰兒在出生後盡早獲得乙肝疫苗接種。 而乙肝病毒患者就算康復之後,也有6%會終身成為帶菌者,25% 乙型肝炎帶菌者會轉化為慢性肝炎、肝硬化或肝癌,且一般會在五十至六十歲時發病。因此所以乙肝帶菌者唯有接受定期肝臟檢查,及早診斷出早期肝癌,減低肝癌死亡率。 建議乙肝患者應每半年驗血一次,測檢乙肝病毒指數、肝功能、肝癌指數,以及量度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程度,現時最新技術為肝纖維化掃瞄FibroScan,儀器會發放音波,透過皮膚傳至肝臟,再以音波震動傳送的速度來測量肝臟的硬度,準確反映肝纖維化的程度高達九成。檢查過程無創無痛,對身體不會造成任何影響。    

Read more 本港最常見的肝炎「乙肝」

肝癌的前兆——「肝硬化」

你知道嗎?每年約有一萬三千人死於慢性肝病、肝硬化及肝癌。而大多數患者都是先感染病毒性肝炎,再演變成肝硬化,最後甚至惡化為致命的肝癌。其中,肝硬化是導致肝癌的重要過程,一旦肝臟硬化,各種併發症更會接踵而來。   肝硬化的成因是什麼及成因? 所謂「肝硬化」是指肝臟因為某種原因引起長期發炎與壞死,因而導致肝纖維組織與再生結節增生,嚴重纖維化時就會變成肝硬化,使得代謝、解毒功能漸漸衰退。導致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,最常見的三大元兇就是:病毒誘發(慢性B型及C型肝炎病毒),長期酗酒(酒精性肝病)、飲食習慣(非酒精性脂肪肝)等。   肝硬化的症状 人們常說:「肝,是沉默的器官。」,肝硬化的早期患者並無明顯症狀,一旦出現嚴重不適症狀,病情可能已較為嚴重,應盡快就醫檢查。患者初期患者通常會有食慾不振、噁心、體重下降、感覺疲倦及虛弱等不明顯症狀;當肝功能逐漸衰退,患者會出現皮膚及眼睛泛黃,尿液呈深色腿、足及腹部腫脹,容易出血及出現瘀斑等嚴重症狀。   如何診斷肝硬化? 肝硬化是無法根治的,患者更會有較高機會患上肝癌,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十分重要。常見的方法有肝臟硬度檢查,因為肝硬化是肝臟纖維化的下個階段,纖維化的程度愈高,肝硬化就愈嚴重。 目前Fibroscan是全球首部無創檢測肝纖維化的儀器,可提供可靠、準確、可重複的肝纖維化檢驗。Fibroscan是一種非入侵性技術,對人體無害,儀器會發放音波,透過皮膚傳至肝臟,再以音波震動傳送的速度來測量肝臟的硬度,準確反映肝纖維化的程度高達九成。定期接受Fibroscan檢驗,可以了解肝臟的纖維化進度,對肝臟作定期的監督,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效果。 另外,傳統的檢查方法也包括活肝組織檢查及超聲波檢查,但活肝組織檢查屬於介入性檢查,有其存在的風險,不能隨便重複檢驗。    

Read more 肝癌的前兆——「肝硬化」

肝癌的前兆——「肝硬化」

你知道嗎?每年約有一萬三千人死於慢性肝病、肝硬化及肝癌。而大多數患者都是先感染病毒性肝炎,再演變成肝硬化,最後甚至惡化為致命的肝癌。其中,肝硬化是導致肝癌的重要過程,一旦肝臟硬化,各種併發症更會接踵而來。 肝硬化的成因是什麼及成因? 所謂「肝硬化」是指肝臟因為某種原因引起長期發炎與壞死,因而導致肝纖維組織與再生結節增生,嚴重纖維化時就會變成肝硬化,使得代謝、解毒功能漸漸衰退。導致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,最常見的三大元兇就是:病毒誘發(慢性B型及C型肝炎病毒),長期酗酒(酒精性肝病)、飲食習慣(非酒精性脂肪肝)等。 肝硬化的症状 人們常說:「肝,是沉默的器官。」,肝硬化的早期患者並無明顯症狀,一旦出現嚴重不適症狀,病情可能已較為嚴重,應盡快就醫檢查。患者初期患者通常會有食慾不振、噁心、體重下降、感覺疲倦及虛弱等不明顯症狀;當肝功能逐漸衰退,患者會出現皮膚及眼睛泛黃,尿液呈深色腿、足及腹部腫脹,容易出血及出現瘀斑等嚴重症狀。 如何診斷肝硬化? 肝硬化是無法根治的,患者更會有較高機會患上肝癌,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十分重要。常見的方法有肝臟硬度檢查,因為肝硬化是肝臟纖維化的下個階段,纖維化的程度愈高,肝硬化就愈嚴重。 目前Fibroscan是全球首部無創檢測肝纖維化的儀器,可提供可靠、準確、可重複的肝纖維化檢驗。Fibroscan是一種非入侵性技術,對人體無害,儀器會發放音波,透過皮膚傳至肝臟,再以音波震動傳送的速度來測量肝臟的硬度,準確反映肝纖維化的程度高達九成。定期接受Fibroscan檢驗,可以了解肝臟的纖維化進度,對肝臟作定期的監督,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效果。 另外,傳統的檢查方法也包括活肝組織檢查及超聲波檢查,但活肝組織檢查屬於介入性檢查,有其存在的風險,不能隨便重複檢驗。    

Read more 肝癌的前兆——「肝硬化」